首页 > 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浏览
索引号: 003173986/202210-00334 组配分类: 政府年度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发布机构: 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财政  
标题: 关于太和县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文号:
信息来源: 太和县财政局 有效性: 有效
成文日期: 2022-10-10 发布日期: 2022-10-10
关于太和县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10 09:00 浏览次数:1980 字体:[ ]

—2022年9月20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太和县财政局局长  张科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重点领域资金保障,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政运行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3918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6600万元,较上年增长1.1%,上划中央收入105830万元;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6759万元。 

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6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09827万元,上年结转2500万元,调入资金10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7753万元,收入类总计77668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5704万元,较上年下降1.8%,上解省专项支出663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2502万元,结转下年1839万元,支出类总计77668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73367万元,较上年下降2.8%(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66500万元),上年结转143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27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71265万元,调入资金5718万元,收入类总计37793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24402万元,较上年下降10.3%(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14689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1915万元,结转下年1613万元,支出类合计37793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障基金决算情况

社会保险费收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期初滚存结余130274万元,当年完成64379万元,支出完成36810万元,结余2756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57843万元。

(五)新增债券情况

2021年,新增债券167085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448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52600万元。发行的专项债券用于四个项目建设,其中太和县新一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行专项债券20000万元,G105太和县桑营至双浮段改建项目发行专项债券60000万元,太和县职教园建设项目42600万元,中印国际医药合作试验区-国际医药高端制剂共享试验基地(一期)30000万元。

二、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财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财政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上半年,我县财政收入实现155055万元,同比下降16.6%,总量居全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892万元,同比下降4.4%,总量第二;同口径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064万元,同比增长1%,总量第二。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4142万元,增长33.3%,其中财政民生类支出409484万元,增长34.4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86.4%。

3.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7367万元,增长18%,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完成116585万元,增长17.9%;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166095万元,增长27.4%,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101840万元,增长8.7%。

(二)2022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减免税费91208万元,其中,办理征前减免70841万元,退库减免20364万元,抵顶欠税3万元,继续做好减税降费工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实惠。二是强化财政资金运行管理。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4142万元,同比增长33.3%,政府性基金支出166095万元,同比增长27.4%。“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242900万元,财政资金运行总体平稳,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树牢,“三保”底线兜牢兜实,支出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保障更加有力。三是全面盘活用好存量资金资产。健全结余结转资金与预算安排结合机制,累计盘活存量资金4016万元;出台《太和县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太政办秘〔2022〕9号),全面清查全县220个单位的国有资产,加大了资产盘活力度,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资产,针对资产清查情况制定了《太和县区域国有资产整合方案》,进一步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四是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上半年,6个申报入库项目通过审核,发行债券117202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455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1034万元,再融资债券60668万元,更好发挥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2.有力有效改善民生水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的重要指示,聚焦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推进财政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各类再就业资金1360万元,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6248万元,确保对城乡居民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支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卫生健康支出34639万元,其中疫情防控资金7278万元,二院等综合医院建设项目4291万元,全力保障疫情常态化防控,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是推动教育文化事业深入发展。落实资金89587万元,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师待遇水平,不断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落实资金2246万元,强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落实资金1187万元,不断改善城镇老旧小区居住条件和环境。

3.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战略。一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在过渡期内保持财政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衔接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1471万元,出台《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年安排588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夯实乡村振兴基石。三是持续优化农业保险服务。全县涉及32个农业保险补贴险种,惠及16.8万户次投保农户,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8889万元,惠及28.65万农户;提供担保贷款11500万元,惠及22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惠农补贴、“劝耕贷”政策落地生效。

      4.稳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直达机制确保惠企利民。中央转移支付直达资金扩大到34项313299.77万元,实现资金快速下达、政策落地见效,惠企利民政策好于预期。二是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拨付企业发展扶持资金16437万元;落实“三重一创”等企业发展奖补资金1918万元;兑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奖补资金6681万元;累计周转“过桥”资金16540万元,成功续贷2.15亿元;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县“英才计划”实施;加强采购预算编制,规范采购项目意向公开,提高采购预算执行进度;成立了处置非法集资专班,有效防控非法集资风险,财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适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拟设立“阜阳市太和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整合资源、化解风险,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四是积极做好文明创建工作。积极统筹各项资金,投入资金9538万元,为全县的创城工作做好资金保障。五是推动高水平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支出737万元,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5. 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实施财政法治建设和“八五”普法规划,提升了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与水平。二是提高部门预算编制水平。出台《太和县零基预算改革方案》,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紧密结合,使资金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三是提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及时修订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有关制度办法和工作规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体系逐步健全;常态化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绩效目标源头管理,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明显提升;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加强项目入库、绩效目标审核和资金拨付管理;强化政策和实务操作培训,独立完成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绩效管理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四是推进乡镇财政高质量发展。按照《关于印发〈太和县财政局推动乡镇财政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单位双浮镇财政所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为全面推动乡镇财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试点示范基础。五是继续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制定《太和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等相关文件,全面完成太和国投集团、太和供水集团等县属国有企业重组和资产资源整合改革工作,国企改革健康有序发展。

6.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贯彻关于加强预算审查监督有关文件精神,配合做好对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预算初步审查、预算执行监督、预算绩效审查监督、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等工作。严格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对提出的审查和分析意见,逐条研究落实举措。结合办理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加强与代表日常沟通交流,积极向代表汇报工作、倾听意见,把代表的真知灼见更好体现到预算编制、财税改革和财税政策贯彻落实中。

2021年决算情况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同时也存在财政收入增长有限、“三保”支出、稳经济大盘、债务还本付息等财力需求进一步加大等问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完成预算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三、2022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要求,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上级部门已经确定的政策,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管控重点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围绕提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度,加强会商协调沟通,科学判断税收增减趋势,深入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税负影响,着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等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实惠。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适当支出强度。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支持科技、环保、民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建立定期清理机制,存量资金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建立“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支出预算余额控制支出指标余额、支出指标余额控制资金支付”的控制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用得又快又好。

(三)合理安排专项债券,促进稳增长稳投资。优化债券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保障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促进稳增长、稳投资。做深做细项目储备,合理加快使用进度,对专项债券实行“穿透式”动态监管,全面加强专项债券负面清单管理,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支持市场主体,保障提效益保发展。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融资担保、过桥资金、产业发展基金、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无还本续贷、税融通、“4321”新型政银担等政策工具,用活纾困助企组合政策,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精准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五)加大民生财政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民生领域短板弱项,集中政策和资金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切实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推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六)集中有效财政财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抓住政策机遇,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和“三保”工作。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稳步扩大范围,提高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效率,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

(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建立过“紧日子”长效机制,严控预算追加,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把支出关口,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切实提高财政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服务保障能力。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2022年全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查意见,在工作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速发展,只争朝夕、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推动财政工作力求实效、力争上游,为太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财政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涵盖了我国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 。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经费保障的重点领域,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无还本续贷:是指在贷款到期前,银行依据对企业客户的历史数据及行为进行评估后,允许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续贷或延长贷款额度的使用期限,其本质上就是“借新还旧”。

税融通:是广东企数标普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为全国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资信服务、预授信服务的信息平台。致力于“用数据推动信用,用信用撬动资本”,以智能化大数据为依托,以多维度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企业信誉评估,搭建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的新通道,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加强中小微企业纳税信息的交流互通,破解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4321”新型政银担:是目前省市政府着力推行的政银担合作模式,指的是由地市级担保机构、省再担保机构、合作银行、地方政府分别按照40%、30%、20%、10%比例承担信贷风险。即当小微企业无力偿还到期担保贷款时,由融资担保公司承担40%的风险责任,省担保集团承担30%的风险责任,合作银行金融机构承担20%的风险责任,市县(区)政府通过设立代偿专项资金承担10%的风险责任。“4321”机制实施后,担保公司的“后顾之忧”大为减轻,小微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