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做好2023年的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部署,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综合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太和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一、202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23年我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持全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3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加力提效,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继续执行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深入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税负影响,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做好项目储备,用足专项债务限额,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实施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各类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续贷过桥、产业基金、无还本续贷、税融通等财政金融工具,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
2.坚持增收节支,增强财政支持保障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收入调度分析机制,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大力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落实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统筹更多资金用于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持续支持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支持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和美乡村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及时帮扶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临时遇困人员等,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通过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落实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改善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继续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民生工作,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4.持续高压监管,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当好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守护者”,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强化财政运行监测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风险隐患。加强财政支出政策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防止过高承诺、过度保障。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秩序,严格财会监督,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5.深化体制改革,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聚焦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最大程度争取改革利益,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拓展改革领域,提升改革效能,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运行,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政策效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二、县本级2023年四本预算收入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000万元(较上年增长5%),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5043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2248万元、调入资金17668万元、上年结转4075万元,收入类合计7303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0600万元,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4058元、上解支出5642万元,支出类合计730300万元。收支相抵,全年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6004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50000万元),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09517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1005万元、上年结转6836万元,收入类合计48336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0233万元,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13129万元,支出类合计483362万元。当年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我县无此项预算。
三、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2023年转移支付预算504300万元,具体预算情况如下: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20885万元,主要包括:体制补助收入5824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0181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40000万元,结算补助收入5000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900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30万元,巩固williamhill中国
衔接乡村振兴转移支付收入12000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00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600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1500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5000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0000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000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700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000万元。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488万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30万元,教育5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55万元,卫生健康192万元,节能环保1000万元,城乡社区308万元,农林水720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200万元,住房保障323万元。
四、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142996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86023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043946万元。截止2022年我县政府债务余额128727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0325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984027万元。2022年我县新增政府债务57634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1034万元,新增专项债券46600万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务102702万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还本97214万元,财政资金偿还5488万元。
2022年新增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1034万元,使用0万元。
2、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6600万元,使用46600万元。
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资金使用情况 | 主要用途 |
1 | 1900 | 医疗卫生 |
2 | 20000 | 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 |
3 | 5400 | 职业教育 |
4 | 19300 | 其他市政建设 |
合计 | 46600 |
|
五、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立足“三个层面”,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一是强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二是推动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制度、管理办法,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绩效管理提供依据;三是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推动提高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
(二)拓展“四本预算”,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全覆盖。一是将绩效管理从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逐步延伸到政府投资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债务项目等领域;二是不断拓展评价范围,从支出绩效拓展到收入绩效,从资金绩效拓展到资产资源绩效;三是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探索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紧扣“五个环节”,打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闭环。一是将绩效管理全流程作为融入预算管理的全闭环。实现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的相互衔接;二是将绩效目标管理作为项目申报入库的硬约束。细化、量化绩效目标设置规范,要求申报预算项目时必须同步申报绩效目标,否则不予安排预算。同时,加大审核力度,从源头上夯实绩效工作开展的基础;三是将绩效运行监控作为规范部门资金使用管理的实举措。深入开展县级部门日常监控、财政部门重点监控,对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双监控”,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对明显偏离绩效目标和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项目督促及时整改,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将绩效评价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的助推器。扎实组织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工作,实现绩效自评覆盖所有预算单位。选取专项资金和预算金额较大、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强化评价质量管控,找准并批露问题,推进解决问题。大力推进绩效“四评”机制,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完善财政、审计、社会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的联动机制,以此带动县绩效管理水平的整体跃升。五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作为强化部门预算约束的强抓手。健全绩效监控和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将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把“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落到实处。将绩效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全面落实评价结果报告、通报、反馈、整改机制,将预算单位绩效管理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绩效信息向人大报告和向社会公开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